我是个独立思考的人吗?

先给答案,我不是。我相信看到此文的各位君,可能也不是,也可能是。

“独立思考”这个词总是让我联想到“特立独行”。但是有了特立独行,也不一定是独立思考。学生时代老师要占据体育课讲数学,我跑去外面体育活动;老师推荐要再买一本教辅,我说我有了,我不买。工作了,领导说不能穿拖鞋上班,我说这不人性化;公司要 pua,搞 9105,我选择跑路。看起来挺特立独行的,和大多数人的步调不一致,能唱一唱反调。所以,逐渐地开始标榜自己能独立思考了,想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凌驾在他人之上。

现在想想,这种行为总是挺傻的。这种只是叫任性,和特立独行、独立思考一点关系也没有。当自己身处社会这个大染缸,才明白,个人只是时代下的一个蝼蚁而已。想要不随波逐流,挺难的。

Continue reading “我是个独立思考的人吗?”

如何模拟贝塞尔曲线上的点

刚接触觉得贝塞尔还是挺复杂的,n 阶贝塞尔的数学公式都把我吓退了。实现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效果如下,代码可以审查元素获得。

为什么阅读

最近和女朋友讨论为什么要看闲书,她的观点是闲书要退休了看,现在要看职业类书籍;我的观点是闲书就要现在看,老了看有屁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辩论话题,特别是两个人都坚持各自观点并且视对方的观点很傻逼的情况下。

我认为闲书看得越多,越是要寻找某种观点能冲击自己现有的观念,这是能上瘾的欲望。这样会使得自己包容。不去阅读,我们被单一的思想塑造,比如我高中喜欢看韩寒说他不用学习三角函数因为他这一辈子都用不到,我恰好信了他的鬼话,结果我现在天天需要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阅读”

回顾数学

2022-06-30

为了保民生保交楼,真是煞费苦心。先富带后富是错的,别人富了不可能带你,资源也没有。房子不是一般人玩的,除非你买房的钱不是打工赚的。对于普通人来讲,自己最宝贵的永远是健康,时间和储蓄。保持判断力,看到真相,咱一般人还真做不到。保持冷静,不要急于决策,顺势而为,不立于围墙下。

2022-06-29

逆矩阵(inverse matrix)的概念及其意义

逆矩阵是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教科书中讲解了逆矩阵的求法,但是没有说清楚为何需要逆矩阵,逆矩阵的意义是什么。逆矩阵可以类比成数字的倒数,比如数字5的倒数是1/5,矩阵A的“倒数”是A的逆矩阵。5*(1/5)=1, A*(A的逆矩阵) = I,I是单位矩阵。引入逆矩阵的原因之一是用来实现矩阵的除法。

https://blog.csdn.net/vernice/article/details/48506027

乱语:这个文章倒是很好的解释了逆矩阵的意义,推荐阅读。

Continue reading “回顾数学”

关于提问

写这个文章的初衷是反思自己买房时,没有很好的通过提问来辨别是非,从而导致做了错误的决策。保持好奇心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读书上课时,我们肯定有遇到这样的场景,类似于老师告诉我们 1 + 1 等于2,低下如果有好奇的小朋友就会问为什么?好一点的老师估计会当作没有听到(因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如果遇到心情不畅的老师,估计就会说:1 + 1 就是等于 2,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老师的语气中带有苛责厌烦,这不得不说打击了学生的求知心。

打击的来源自于两个方面:我问了一个很蠢的问题,别人没问;别人觉得我很蠢。

Continue reading “关于提问”

为什么不买房?

此刻的我住在出租房里,吹着习习的自然凉风,突然发问自己怎么那么傻逼要去买房,结果还买个不能按照合同如期交房的烂尾房,租房不是挺好的吗?

我买的房子的总价是 872281 元,如果算上 30 年的利息,总价是 150 万左右。然后我就开始算账,如果我用这个钱租房 30 年的话,每月的月租是多少?872281 / 30 / 12 = 2423 元;如果算上 150 万的利息和本金则是每月 4166 元。

这个月租能在深圳租到很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子了。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不买房?”

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是在 2017 年 4 月份初去世的,我记得清楚,是在清明时节,有点小雨,我回家过清明节。

在更前一点的时间,我和外公有过一段简单的对话。因为生病,他面黄肌瘦的,初春有点微寒,他把双手互相插在袖口里。他坐在台阶上,我站着,聊起了 60 年代的三年饥荒。他说,各家各户种了点南瓜苗,都要拔掉,说别人搞资本主义,否则哪能没有东西吃。

说起以前的事情,他的记忆还是那么清晰。和一个值得信任的老人对谈,可以发现历史的真相,这本身就是一笔财富。

Continue reading “我的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