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前段时间一直处于无业游民状态,自己结合自身处境设计与开发了一个网页,希望能给低迷(也或者只有我低迷)的UI设计界一点正能量。朋友看了之后邀请我为他的博客写一篇文章,话题就是做这个网站的感悟与经历。
那位朋友是一位前端程序员,以前问过他有没有当一名作家的心,他可以口若悬河地说出要当作家的一百个理由,可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多,似乎年少的梦逐渐埋藏在了心里,当然这些都与文章的主题没太大的关系,他仍然在更新他的博客,只是内容上已经更偏向本行程序员的经验交流。而我只是一个在这个UI培训班横行、已经不能“随随便便做个APP就是创业”的所谓“凛冬将至”的年代里普普通通生活的一位设计小透明。也许是一位设计师要编程做个网页触动了小乱心底的梦而邀我写这篇文章,亦或者是自己感到还有一点点设计的初心与热情而应邀写这篇文章,总之这就是读者们将要读到的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作品
如料想一样,这个网页并没有引起互联网太大的波动,发布当天也只有300多个阅读量,虽然辛辛苦苦地甚至可以说苦逼地做了很多天。为何说是料想,因为:首先,这并不是典型的节日特定活动H5,针对的只是UI设计师群体,其他受众根本不知道意义何在;其次,页面很大程度满足了自嗨情节,引入大量日语跟口头化的语言,可能会造成部分访问者不适,同时由于本人的阅历经验有限,并不能很精确地预算访问者的薪资,因此一定程度上这个页面是“没有用的”;另外,尽管交互跟视觉上自我感觉还可以,但是也仅仅是平常看到的各种动效,并没有太大的吸引亮点。最后,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总是薄弱的,即使我一个人完成了大部分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最终还是认为做得还不够好而吝啬自己的人情没有做任何传播与推广,只简单地发了朋友圈,甚至因为没有公司公众号而发送到朋友圈并没有缩略图,这是最懒惰的行为,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尽力了。
但是,这一切对于我个人来说是值得的,这段期间自己经历了一段相对完整的专注期,并克服了从设计到页面开发上的许多以前以为能轻易解决的问题。虽然归根到底其实设计的是一个问卷,但是从字体、跳转页面交互的统一到版面、表情设计都得到了锻炼。
检讨
这样下去文章只会变成一篇干巴巴的自我检讨,因此要转换一下,愉悦愉悦气氛。
“好厉害呀,你还是去做个前端吧。”
似乎设计职业一直处于下游,作为一个UI设计师,如果你不幸还会编程,面对以上话语,大概都会露出善意的微笑,然后心里一群草泥马践踏而过:“上次叫做个logo我拒绝了,万一你下次还来说有个想法只差个程序员了我不是要死在你手上了。”
其实同为设计师,工业设计师不仅要会画造型、想功能,知道运用什么材料,还要熟悉掌握产品的各种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而景观设计则要求对景观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统一。
而造成这种设计与开发的分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使用的产品与其内部结构已经越来越没有关系了:以前做一张椅子,可以利用榫卯的凹凸结构拼接而成,或者使用焊接技术将部件连接;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晶体管的发明,我们可以利用晶体管、集成电路等肉眼无法直接识别其用途的结构;到了电脑软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产品的结构变成了一条条代码命令,而产品变成了摸不着的软件,软件也由以前操作的“软件”升级为“应用”,因为其中涉及的不只是用户与界面发生的交互,其中还伴随“服务”,因此产品也不仅仅是“用户使用”与“产品作用”,还多出了“反馈”与“用户接收到反馈的下一步做法”。再这样写下去似乎会变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经验分享,我也不想为这个信息爆炸的信息时代再增添一块碎片。因此,还是写回做了个网站这件事吧。
骨肉
而这件事,不外乎就是“少一点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点不为什么的坚持”,虽然编程的时候很酸爽,在编程的时候还要想妈蛋还要自己画图、切图,真是疯掉了,但是看着自己一点一点通过自己的想法做出来的“产品”就如做出自己的骨肉一般。大概,这就是每一位创造者,无论是设计师、作家、漫画师、画家,做出自己的创造物,作为自己生存过的证明吧,因此,要怀着这份心,继续去做设计啊。
虽然没什么人看真的太难过了,但偶尔会传达到某个人的内心、虽然很细微,但也会变成十分美丽的景色吧。
还有很多话想说的,还是留到下一份作品见吧~毕竟“不做一个只会嘴炮的设计师”可是我的知乎签名。
也可以通过手机链接访问:http://uis.tamwhat.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