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1
推荐《王局拍案》,王志安估计成了敏感词,这条也发不出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u0rzbCxJaI
2022-08-30
wsc:每天测的不是阳性或者阴性,而是奴性或者血性。
微信公众号发文,稍微有点不正能量的东西,发不出,即便发出也会被删。所以我不想在这里发了,我们每天看的东西都是被筛选过的,而且被筛的太严重了。电影《逃出绝命镇》,黑人老哥有一句台词:休想在我脑里植入什么东西。
推荐《王局拍案》,王志安估计成了敏感词,这条也发不出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u0rzbCxJaI
wsc:每天测的不是阳性或者阴性,而是奴性或者血性。
微信公众号发文,稍微有点不正能量的东西,发不出,即便发出也会被删。所以我不想在这里发了,我们每天看的东西都是被筛选过的,而且被筛的太严重了。电影《逃出绝命镇》,黑人老哥有一句台词:休想在我脑里植入什么东西。
期数 | 每月还款 | 当月还的本金 | 累计还的本金 | 还欠的本金 | 当月还的利息 | 累计还的利息 | 累计还的利息 + 累计还的本金 |
---|---|---|---|---|---|---|---|
{{n}} | {{perMonthMoney}} | {{c1.get(n)}} | {{c2.get(n)}} | {{c5.get(n)}} | {{c4.get(n)}} | {{c3.get(n)}} | {{c6.get(n)}} |
等额本息的意思是,本金加利息是等额的,所以每个月的还款额是一样的。等额本金说的是每个月还的本金是一样的,所以随着本金越还越少,则相应的利息部分越来越少。
假设我们借了 12 万块,等额本息,分 12 个月还,那么我们可以列出这样的等式,来理解计算过程,帮助我们求出每个月的还款额。其中 p 表示月利率,月利率等于年利率除以 12 个月,A 是我们要求的每月还款额。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设年利率为百分之 6.
a0 = 12;# 这表示我们借了 12 万的本金
a1 = a0 * (1 + p) - A; # 第一个月的利息加本金,减去还款额 A,表示还款了一个月后,未还的钱
a2 = a1 * (1 + p) - A; # 以此类推
an = an-1 * (1 + p) - A; # 当第 12 月的时候,全部还完,当 n =12 时,则这个等式的左右 2 边都为 0。
怎么根据这些例子来求出 A 值呢,我先编程实现了这样一段代码。
继续阅读“等额本息的求解之路”马克思讲劳动的异化,什么劳动的异化?人的本质就是需要工作的,产生价值,从而获得幸福,比如我爷爷八十了,还要扛着锄头翻来覆去。但是资本的社会,人的劳作是为了生存,典型的特征是干的越久生活还是穷困。
以前的人追求每天10小时,我觉得我们可以追求一下寒暑假,出于职业的公平性。像我在外
继续阅读“烂尾停贷月”怎么选上一个最佳怀孕时间,休完暑假,再休产假,让自己的假期尽可能的多。来来试试这个假期计算器吧。
先给答案,我不是。我相信看到此文的各位君,可能也不是,也可能是。
“独立思考”这个词总是让我联想到“特立独行”。但是有了特立独行,也不一定是独立思考。学生时代老师要占据体育课讲数学,我跑去外面体育活动;老师推荐要再买一本教辅,我说我有了,我不买。工作了,领导说不能穿拖鞋上班,我说这不人性化;公司要 pua,搞 9105,我选择跑路。看起来挺特立独行的,和大多数人的步调不一致,能唱一唱反调。所以,逐渐地开始标榜自己能独立思考了,想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凌驾在他人之上。
现在想想,这种行为总是挺傻的。这种只是叫任性,和特立独行、独立思考一点关系也没有。当自己身处社会这个大染缸,才明白,个人只是时代下的一个蝼蚁而已。想要不随波逐流,挺难的。
继续阅读“我是个独立思考的人吗?”刚接触觉得贝塞尔还是挺复杂的,n 阶贝塞尔的数学公式都把我吓退了。实现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效果如下,代码可以审查元素获得。
此刻的我住在出租房里,吹着习习的自然凉风,突然发问自己怎么那么傻逼要去买房,结果还买个不能按照合同如期交房的烂尾房,租房不是挺好的吗?
我买的房子的总价是 872281 元,如果算上 30 年的利息,总价是 150 万左右。然后我就开始算账,如果我用这个钱租房 30 年的话,每月的月租是多少?872281 / 30 / 12 = 2423 元;如果算上 150 万的利息和本金则是每月 4166 元。
这个月租能在深圳租到很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子了。
继续阅读“为什么不买房?”最近和女朋友讨论为什么要看闲书,她的观点是闲书要退休了看,现在要看职业类书籍;我的观点是闲书就要现在看,老了看有屁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辩论话题,特别是两个人都坚持各自观点并且视对方的观点很傻逼的情况下。
我认为闲书看得越多,越是要寻找某种观点能冲击自己现有的观念,这是能上瘾的欲望。这样会使得自己包容。不去阅读,我们被单一的思想塑造,比如我高中喜欢看韩寒说他不用学习三角函数因为他这一辈子都用不到,我恰好信了他的鬼话,结果我现在天天需要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继续阅读“为什么阅读”从 18 年到 22 年,第一次知道 svg 中其实已经存在矩阵相关的 API,我们先来看一下通过矩阵运算实现的一个例子。
See the Pen transform ellipse by zeng (@zengxiaoluan) on CodePen.
继续阅读“svg 中的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