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91 是指 591.com.tw,上家工作的公司,为了纪念这些时光,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翻起了一篇旧文。现在来看 591 应该满足了我所有的预想,喜欢或者不喜欢,我终究还是喜欢的,学到很多东西也更加坚定了我以后的择业方向。
在 591 的时候
记得刚开始上班时,我没有主动去搭理同事,也很少有同事搭理我。一方面是因为我比较“正经”;另一方面就是我要先完成手中的代码考核。所以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应该很少和同事有交际,这就是我对 591 的初始印象。和一些同事交流后,他们将这种氛围称为“沉闷、压抑或者部门的文化基因”。我个人倒觉得还好,自然而然。
从上述问题来看,其实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一个现象:每次大家出去团建时,总是新人和新人一块、老人和老人一块,新老之间总有点隔阂。不过这个其实也很正常,毕竟大家可能是“同年”。自从我来了之后,出于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得积极发挥老人的作用,带他们适应环境,这是他们的幸运。
工作有了一段时间后,公司前端的一次分享,许添添大神说:哈哈,你们这是成为了工具啊。“工具”的存在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的辅助用品,把人比作工具应该不算好词。不断地写代码,来一个需求做一个需求;遇到插入的紧急需求,停下手中的需求,如果我矫情一点,我应该会同意这就是“工具”。但是因为我们中国文化讲究“难得糊涂”和“自得其乐”,我倒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人总是可以找到一点“物外之趣”。
不过,我不太希望程序员甘愿地成为工具,我们要改变世界。
如果说上述都是坏话的话,那这种描述也是一种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事。所以,总体都是好的。
已经离开
从入职到离开,才 14 个月,时间有点短,按理说,还不足以完成一些东西,不能就此离开。何况上半年已经很多“老人”离开,此时正是我这种半老半新的人立足脚跟大展身手的时候。但是反过来一想,如果我这种“老人”不走,那新来的人,又有什么机会呢。想起了乔布斯的一句话:死亡是大自然最好的发明。虽然乔布斯在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后悔说过这句话,但是我此刻的心里想的和这句话如出一辙,我想我应该摆点姿态、堂而皇之的说:我要把机会留给新人。
在我的预想范围内,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完成,还有很多我想说的话没有表达出来。比如,分享。我准备下期分享 js 的模块化、seajs 源码分析、怎样写一个文本编辑器、wordpress 的核心代码架设,这都是我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有些处于个人兴趣,有些是为了和同事之间的争辩。但是以后没有机会了,不过这个不打紧,我已经把这些工作交接给陈育育了,他会给大家分享。
如果时间呆的更长一点,我想我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和大家“斡旋”,去做一些更像主人翁应该做的事情。有影响力的话,施展一些影响力;有领导力的话,施展一些领导力。
乔布斯喜欢在镜子前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会做些什么?乔布斯是老板,作为员工,我们换种问法:如果这个月是我最后一个月上班,我会做些什么?这样一来,我们应该不会畏首畏尾,而是敢于大展拳脚,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工作吧;也会更敢于说“No”吧。
离开之后
有人问是不是准备好了下家,裸辞不好,但是也没有找下家,我想再去读点书。
之所以要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以前的朋友同学都在名声不错的大学里读着研,发着“我在搞科研”的朋友圈,我因此受到了刺激;另一方面,大学里阴差阳错混了个设计专业,出来却写着代码,我自知和被告知基础薄弱,我得再去补补基础学科,好好的学习一番 cs (computer science)。不论结果如何,在以后都更有信心从事这个行业。
让我们以《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一句台词结尾:
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有些鸟儿是注定不属于牢笼里的,她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以此,送给大家。如果落魄,就成为了讽刺。
有些鸟儿是注定不属于牢笼里的,她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加油,奋斗是没有对错的,都只是一种经历,坚持就必有所得
愿你的光辉照耀大地,改变世界
谢谢,深感惭愧。无论有没有改变世界,终将被世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