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aded.js

这个是一个检测网页图片加载状况的js库,因为毕业设计的场景图片比较多,所以顺便用到了这个库,了解到这个作者还写了很多有意思的框架。

作者说,JavaScript is all like “You images done yet or what?”这是什么梗?望知道答案的同学分享一下。

为什么要用这个库,估计理由和上面的那个梗有很大关系。我为什么要用这个库,主要是为了让图片加载的过程中有一个有意思的loading,让等待的体验更好一点。

Parallax.js

简介

比较粗俗地讲,parallax.js是根据你的鼠标或者是移动设备的摇晃让元素做出反应的视差库。可以查看demo

简单使用

<ul id="scene"> 
<li class="layer" data-depth="0.00"><img src="layer1.png"></li>
<li class="layer" data-depth="0.20"><img src="layer2.png"></li>
<li class="layer" data-depth="0.40"><img src="layer3.png"></li>
<li class="layer" data-depth="0.60"><img src="layer4.png"></li>
<li class="layer" data-depth="0.80"><img src="layer5.png"></li>
<li class="layer" data-depth="1.00"><img src="layer6.png"></li>
</ul>

简单使用的代码的结构大概是这个样子,记得加名为layer的class,data-depth的推荐值为0至1,不过你要填入100或者-100,也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会动得特别快,像幽灵一样。

然后加上这样的js代码:

var scen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cene'); 
var parallax = new Parallax(scene);

移动的速度是怎样确定的

有个公式:

xMotion = parentElement.width * (scalarX / 100) * layerDepth 
yMotion = parentElement.height * (scalarY / 100) * layerDepth

parentElement.width就是父元素的宽度,也就是id为scene的宽度,layerDepth就是设置的data-depth的值,scalarX和scalarY就是可以设置的参数,给你移动的距离有了可以设置的灵活性,数值越大,移动范围越大,默认值都是10.

其它配置

<ul id="scene"
  data-calibrate-x="false"
  data-calibrate-y="true"
  data-invert-x="false"
  data-invert-y="true"
  data-limit-x="false"
  data-limit-y="10"
  data-scalar-x="2"
  data-scalar-y="8"
  data-friction-x="0.2"
  data-friction-y="0.8"
  data-origin-x="0.0"
  data-origin-y="1.0">
  <li class="layer" data-depth="0.00"><img src="graphics/layer1.png"></li>
  <li class="layer" data-depth="0.20"><img src="graphics/layer2.png"></li>
  <li class="layer" data-depth="0.40"><img src="graphics/layer3.png"></li>
  <li class="layer" data-depth="0.60"><img src="graphics/layer4.png"></li>
  <li class="layer" data-depth="0.80"><img src="graphics/layer5.png"></li>
  <li class="layer" data-depth="1.00"><img src="graphics/layer6.png"></li>
</ul>

limit-x:限制x轴的移动距离。

friction-x:如果想模仿卡顿的效果,把这个值设置大一点。

origin-x:这个值一般设置为0.5就好,以鼠标为中心进行移动。

scalar-x:如果想要在x轴移动的快一点,将这个数值变大。

https://github.com/wagerfield/parallax

http://bs.zengxiaoluan.com/

15年下半年的工作总结

我从去年七月份开始实习,半年时光,感觉一事无成。

开始两个月,在北京地林伟业(长沙)实习前端,在这个期间最大的收获是比较系统的学习了前端的一些知识。被曾老师严格的美学要求影响,这让我现在看到一些网页总有股要调调间距的冲动。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我在地林所学甚少,对web前端的认识有限。这种悔恨来自于对事物真实情景了解不多,web前端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

9月份开始,我就去长沙快智网络科技上班了,这更是一场“黑暗”的岁月。

快智是一家创业公司,九月份的时候,这家公司还不具规模,在任何方面都是偏稚嫩的,没有经验导致公司的决策执行力不足,一个创业公司的包袱反而越来越重。这些沉重的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知道产品的样子。没有明确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创业公司这么多,为什么我能成功,而别人失败了。

2.太随意的决策。一些决策做好了,反而又没有执行到底,事情没有完成,就会带来额外的成本。

3.不知道要干嘛。每天看似都有事情做,但是所做的工作毫无价值,重复劳作。

4.没有理念。不知道理念是什么,没有理念,就没有办法传播。

怎么建设一个好的团队?

1.寻找经验丰富、执行力强的人。

2.明确团队的目标和使命。

实习这么久,我只是这样去认为的。16年的春节假期,我只能感慨什么都没有做好。

修改记录

  1. 2023-04-05 清明,转为区块。